以下是关于小苗从扦插、种植到管理的详细技术规范:


一、扦插技术规范


1. 选择合适的插穗

    ○ 从健康、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当年生或一年生、生长健壮、芽眼饱满、尚未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穗。

    ○ 插穗的长度一般根据植物种类而定,通常为 10 - 20 厘米,保留 2 - 3 个节。


2. 插穗处理

    ○ 剪去插穗下部的叶片,保留上部 2 - 3 片叶子,以减少水分蒸发。

    ○ 切口要平滑,呈 45 度斜角或平切。

    ○ 可以将插穗的基部浸泡在生根剂溶液中一段时间,促进生根。


3. 扦插基质准备

    ○ 选择疏松、透气、排水良好的基质,如珍珠岩、蛭石、泥炭土等,或者它们的混合基质。

    ○ 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,以杀灭病菌和害虫。


4. 扦插操作

    ○ 用竹签或小木棍在基质中插孔,然后将插穗插入孔中,深度为插穗长度的 1/3 - 1/2。

    ○ 插后轻轻压实周围的基质,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。


5. 扦插后的管理

    

    ○ 保持基质湿润,但不过湿,避免积水导致插穗腐烂。

    ○ 给予适当的遮荫,避免阳光直射,保持环境温度在 20 - 25℃之间。

    ○ 定期喷雾增加空气湿度。


二、种植技术规范


1. 种植时间选择

    ○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,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,通常在春季或秋季为宜。


2. 种植地准备

    ○ 清理种植地的杂草、杂物,并进行翻耕,使土壤疏松。

    ○ 施入适量的基肥,如腐熟的有机肥,提高土壤肥力。


3. 移栽小苗

    ○ 小心取出扦插成活的小苗,避免损伤根系。

    ○ 在种植地上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挖好种植穴。

    ○ 将小苗放入种植穴中,扶正,填土,轻轻压实。


4. 浇水定根

    

    ○ 种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,使土壤充分湿润,帮助小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。


三、管理技术规范


1. 水分管理

    ○ 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,适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。

    ○ 夏季高温时,增加浇水次数,冬季减少浇水。


2. 施肥管理

    ○ 小苗生长初期,以氮肥为主,促进茎叶生长。

    ○ 随着生长,逐渐增加磷、钾肥的比例,促进花芽分化和根系发育。

    ○ 施肥要薄肥勤施,避免浓肥烧苗。


3. 光照管理

    ○ 根据植物的喜光程度,合理调整光照。喜光植物要保证充足的阳光,耐阴植物则适当遮荫。


4. 中耕除草

    ○ 定期进行中耕,疏松土壤,增加土壤透气性。

    ○ 及时清除杂草,避免与小苗争夺养分和水分。


5. 病虫害防治

    ○ 定期巡查,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。

    ○ 采用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,选择低毒、高效的农药,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。


6. 修剪整形

    ○ 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观赏需求,适时进行修剪整形,促进分枝,保持良好的株型。


7. 防寒保暖(冬季适用)

    ○ 对于不耐寒的植物,在冬季来临前采取防寒措施,如覆盖保温材料、搭建风障等。


8. 支撑固定(必要时)

    

    ○ 对于高大或易倒伏的小苗,设立支撑进行固定,防止倒伏。


通过严格遵循以上扦插、种植及管理技术规范,可以提高小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,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景观效果。